第一章 出國前代辦清單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I-20 & Admission Letter 為入學證明,接受錄取且提供財力證明後,學校會寄發 pdf 至你的聯絡信箱。收到後請仔細核對姓名、基本資料、錄取系所資料等是否正確。I-20 為國際學生的入學許可文件,需有 I-20 之後才能至辦理學生簽證 (F-1)。後續出入境美國時,必須同時出示護照、F-1 Visa 及 I-20 才能得到入境許可,請務必妥善保管。。
I-20 / DS-2019 分別用來申請美國的 F1 與 J1 的簽證,也是在美國的重要身分文件。須在確認錄取信後至 ) 或 填寫相關資料後,由學校寄送:
個人資料
財力資訊
護照
備註
I-20 左上角、DS-2019 右上角會有 SEVIS ID,未來繳 SEVIS 費用會用到。
轉學生無論是否已取得學位,都須先到原校國際學生辦公室辦理I-20 transfer。
建議 I-20/DS-2019 掃描或影印一份放在身邊。
國際事務處名稱: - (Pitt)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 (CMU)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以下敘述為 F1 與 J1 簽證申請(註:美國公民或持有綠卡不需要申請簽證)。大致步驟可以參考 。不建議面簽後一個月內規劃出國,以免遇上行政審查而無法出國。
有效期限內的護照
申請學校核發的 I-20(for F1) / DS-2019(for J1)
符合美簽規格(5x5 公分)的照片電子檔
在美國的住宿地址、電話(如果尚未找住宿、填學校地址即可)
父母的英文護照姓名、生日
兩位好友(需為非親屬關係)的英文護照姓名及地址
面簽當天按照時段前往,可攜帶小型電子產品(手機、平板可,筆電不行),但不能帶尺寸超過 18x14x8 英吋袋子(最好都不要帶)。現場不提供寄放物品,因此須先把物品寄存在其他地方。 AIT 簽證官懂中文。但基本上仍用英文對答。網站上預約完畢後,可以在預約單上找到需要帶的東西列表。輔助文件如戶籍謄本中文即可。
必備文件
1. 有效期限內的護照
2. 面談預約單
3. DS-160 確認單
4. 符合美簽規格照片(5x5 公分)
5. 簽證申請費的郵局收據
6. I-20 / DS-2019
7. SEVIS I-901 繳費收據
輔助文件
所有舊護照
財力證明
成績單、畢業證書
個人簡歷或履歷表 (學士以上/有技術或科學背景申請人)
放棄證明 (若曾有過綠卡)
工作證明
戶籍謄本(如果改過名)
錄取通知信
120 天規定:F 簽證只能在 I-20 上所列的學校指定報到日前 120 天內核發。
30 天規定:領取 F 學生簽證的新生只能在 I-20 表格上所列的課程報到日之前 30 天內才會 被准許入境美國。在規定期間前提早赴美的簽證持有人在可能會在入境關口被拒絕入境。 若無法在課程開始日期前到達美國,請要求您的學校在 SEVIS 系統裡更改該日期。該規定 不適用於繼續就讀的學生。
行政審查:如果面簽當下沒被核准或拒簽就代表案件進入行政審查,俗稱 AP 或 check。 某些申請人從事的領域較為敏感(例如 AI、病毒),需要經過額外的行政審核程序。一般 來說需要 1 個月、甚至更長,大部分可以在面談後 60 天內完成。
拒簽率:許多人被中國網站上的簽證討論嚇到,但這些簽證討論不適用於台灣人。美國對 中國人的拒簽率在 20%之間,而台灣近年整體被拒簽率低於 5%,無不良紀錄,文件準備 齊全的狀況之下,學生簽證的拒簽率更低。雖然台灣美簽拒簽率低,不過能準備的越周延 還是好。例如為什麼要念這個 program,對未來的幫助以及你的未來研究要做什麼。切記 不能表達有移民傾向,例如我要留在美國工作、想要移民美國,申請 F-1 / J-1 簽證表達移 民傾向是會立刻被拒簽。
眷屬簽證:F-2 / J-2 簽證的辦理跟 F-1 / J-1 差不多,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跟學校要眷屬個人 的 I-20 / DS-2019,有這個眷屬才能自己自由進出美國,不需要跟 F-1 / J-1 持有者一起進 出美國,但建議一起到 AIT 辦簽證。如果一家人一起去辦簽證或入境美國,會一起到面試 官/移民官前面,讓他們一次處理。
國外辦簽證:簽證是給入境美國使用,因此美國國內不會有地方辦美國簽證。到第三國如 加拿大或墨西哥辦美國簽證並非完全不可行,但當地簽證官員對台灣(及其他所有國家) 並不熟悉而可能導致簽證時間延長。
簽證過期、護照更換:人已經在美國前提下,簽證過期可以合法繼續待在美國,但重新入 境需要新的簽證(除美加、美墨邊境允許使用過期簽證再入境)。護照更換不需要重新美 國簽證,僅須在入境時將新護照與具有簽證的舊護照一併交給移民官即可。
機票的購買是一門大學問,本篇以討論台灣出發為主。機票價格跟許多因素有關,沒有所謂的最佳解。除了轉機次數,轉機時間、是否為聯程機票、轉機是否須換機場、是否想於轉機點中停都需要注意以及到達匹茲堡的時間。暑期經濟艙單程票價介於$850~$1,400。
聯程機票:多航段機票由單一航空公司開票(每個航段執飛的航空公司可不同)。
優點:航段間提供協助轉機、托運行李免費直掛、國內線托運行李免額外付費。
缺點:每個航段都要搭乘,不能放棄起始或途中的航班。例如,台北飛美國在日本轉機,不能放棄台灣起飛直接跑去日本搭飛機。
非聯程機票:簡單來說就是航段間是獨立出售,旅行社提供機票可能是將非聯程機票套裝出售。過程中轉機、行李轉接大多都是要自己負責,美國國內線托運行李要額外支付費用(兩件共約$70~80)。
中停:轉機時間超過 24 小時甚至數日,托運行李須提出並於下個航段重新 check-in。期間可以離開機場並在城市過夜。除了拜訪親友外,中停也有些好處:1. 開學前遊玩另一個城市、2. 換機場轉機不趕時間、3. 花旗銀行開戶(如果之後想要申辦花旗全球速匯,大城市限定)、4.至駐紐約辦事處紐約現場辦駕照譯本,省去準備 money order、寄送資料。
查詢平台:如果不想要直接透過旅行社處理,可以藉由搜尋平台機票比價。常見搜尋平台:
Google Flight
KAYAK
Skyscanner
Studentuniverse
台灣與匹茲堡國際機場(PIT)之間沒有直飛航班,所以至少要轉1~2次機。選擇亞洲航空公司的班機大多會在晚上離開亞洲,大清早到匹茲堡,美國或加拿大的公司則多是早上離開晚上到。
1 次轉機航線較少且昂貴,飛行時間約 20~28 小時。由於匹茲堡沒有直飛亞洲航班,轉機點將位於美國境內或加拿大。直飛美加的常見航空公司與航點:
華航、長榮
紐約甘迺迪 JFK、洛杉磯 LAX、溫哥華 YVR、安大略 ONT、芝加哥 ORD、西雅圖 SEA、休士頓 IAH、多倫多 YYZ
外航
舊金山 SFO(聯合)、溫哥華 YVR(加航)、多倫多 YYZ(加航)
1 次轉機航程選擇較多,第一次轉機點則多落於亞洲,少數美加,飛行時間約 24~30 小時。美加以外常見的轉機機場:
東京成田 NRT
東京羽田 HND
首爾仁川 ICN
香港 HKG
上海浦東 PVG
北京首都 PEK
合法入境日期為 I-20 上的 Program Start Date 前 30 天是(不是 Start of Classes),早一天都不行。有人會以 ESTA 早於 30 天入境,並之後再出入境美墨邊境開通學生身分(不建議)。
到達時間須要考慮交通、入住手續以及辦事方便性。
交通:匹茲堡機場接駁公車(28X)只行駛至晚上 12 點,錯過這個時段則需要叫 Uber / Lyft。如果需要他人接機,時段也是相當重要。
入住手續:部分公寓只接受特定時段入住、看房。
辦事:週末銀行/手機店沒開或營業時間較短,要拖更久才能拿到手機號碼。
大部分航空公司的免費托運行李經濟艙:兩件各 23 kg(50 lb)。由於行李限重的規定隨時可能變動,請務必一定要到航空公司網站或打電話詢問確認。托運行李超重看運氣是否罰錢。隨身行李的規定多半是一件隨身行李加上一件個人行李。
第一次前往美國最重要的是記得攜帶必備官方文件、啟動資金以及個人藥品。相對於民生用品,美國物流發達,從生活雜務到大型家具都可以從官網上(滿額)免運購得,也有從像 Amazon、 eBay 這種大型線上零售商,購物是相當便利,或是從別人的 Moving sale 購得(趕不及可請未來室友或來會留在匹茲堡的學長姐幫忙保留)。因此,建議攜帶的物品以美國沒有的物品為第一優先,美國很難買到或很貴的其次。如果想要郵寄物品,建議等安頓好以後再請在台灣的親友一起送,會比較安全且可以針對所需東西做一些調整。
必備項目
具有美簽的護照、I-20、Letter of Admission、財力證明(如果需要)
台灣駕照、國際駕照:用於短期美國駕駛或用於免試更換美國駕照,詳情參見 4.8 節。
金錢:負擔剛開始的生活開支,入境美國攜帶超過$10,000(現金+旅支)需要於美國海關申報。如果相當大額(如學費),仍建議等開美國銀行帳戶後從台灣匯款。
現金:至少準備一些面額在 20 元以下的現鈔,因為面額更大的鈔票可能會被某些商店拒收。帶幾張小額($1、$5)鈔票在某些不找零的場所可能會用上,如公車。
旅行支票:對於攜帶大額金錢,旅支是相對於現金安全的方法(遺失可以掛失)。去台灣銀行申請的旅支大多不需要手續費,採用較為便宜的即期匯率。拿到時馬上在第一欄簽名,在使用前不要於第二欄簽名。較為直接使用方法是於銀行存入。
自然人憑證跟讀卡機:可以拿來報台灣的稅以及一些台灣的官方文件(例如戶口名簿),但須結合讀卡機使用。讀卡機搭配 IC 金融卡也可以用來網路 ATM。
疫苗證明、重大傷病病歷、體檢證明(如果需要)
成績單、畢業證書(正本或官方複印本)
信用卡:自己主卡或父母的副卡均可,以備不時之(例如:部分航空加掛行李只收信用卡不收現金,此外,台灣信用卡國際刷卡手續費為 1.5%)。如果持有台灣版美國運通信用卡的主卡滿一年,可以跟美國運通申請轉成美國版信用卡。
推薦項目
台胞證:台胞證必須將護照及身分證交由台灣的指定旅行社辦理,出國後辦理相當不便。
Costco 卡:台灣 Costco 主、副卡均可在美國賣場消費,但不能使用線上購物或租車功能。
無違規肇事紀錄:未來買車險可能有幫助。
不推薦項目:健保卡、身份證:護照遺失時,雖可以作為身分證明,但台灣駕照可以作為替代。
TSA 標準鎖:由於托運行李可能會開箱檢查,如果需要上鎖,美國海關人員可以透過專用鑰匙打開具有 TSA 標準鎖的行李箱或外加 TSA 標準鎖。如果美國海關人員無法打開,他們有合法權利撬開或破壞行李箱方式檢查。
註 1:如果有易碎物品,請在打包時多加留意,可以多包一層衣服等方式避免震動等。
註 2:貴重物品不建議放在托運行李,因為行李箱遺失或被撬開是時有耳聞。
匹茲堡有華人超市,很多台式食物都買的到,但價錢為 1.5~3 倍。如果有帶食物,入境表格上要勾選攜帶食物。如果未申報或攜帶禁止食物,輕則罰款,重則列入黑名單,不建議以身試罰。
新鮮的蔬果、種子、植物、土壤
各種肉、奶、蛋、禽肉類(無論新鮮、冷藏、罐頭、泡麵、月餅內的蛋黃)
糖果餅乾
無肉調味品、果醬
鳳梨酥(無蛋黃)
海鮮產品
無肉泡麵
茶葉/茶葉包
FDA 允許外國人攜帶個人藥品,但必須注意成份符不符合美國規定。如果是處方藥,最好隨身攜帶處方籤。非處方,如 OK 繃、隱形眼鏡藥水、感冒藥,如果不挑特定品牌,學校附近的大小藥妝店(類似寶雅)都買的到。
個人常用藥品
眼鏡、隱形眼鏡、太陽眼鏡:美國配(隱形)眼鏡需要處方籤,可先從台灣多帶來備用。
調經藥:調經藥在美國屬於處方籤,一般婦產科掛號須等 3 至 4 週才會看到醫生。
特定品牌的女性用品
特定品牌的化妝保養品、面膜
臨時應急的腸胃藥
眼藥水
沙龍帕斯、小林退熱貼
如果行李空間有限,基本上帶夏天的衣服加件不用太厚的外套來就好。秋冬的可以來再買,或者先打包裝箱,等房子找好了請台灣親友空運或海運送過來。另外,台灣的衣服有縮水的風險。
價格
賓州的衣鞋免稅。以衣物而言,美國品牌如 American eagle 等會比台灣便宜不少,非美國牌子如 Uniqlo 則與台灣差不多。雖然平常沒有台灣地攤/夜市價格,但美國有不定時促銷活動以及八月初期也有一波換季折扣,價格是相當有吸引人的。例如,一件 Tshirt不到$10。惟衣物的剪裁與風格方面可能會有口味的適應問題。以鞋子而言,歐美品牌的鞋子都會比台灣便宜不少。
冬衣
對於怕冷的人來說,台灣平時禦寒衣物大多不足以應付,除非是登山、賞雪用的。由於室內有暖氣,所以不太適合像台灣的穿高領等不好多的禦寒衣物。主要需要一件不差的雪衣/羽絨衣/大衣(大多抗水)加上圍巾/手套/帽子,怕冷就選擇長板大衣(及大腿或過膝),便宜的選擇約$100 左右即有,數百美元的大衣不是必要的。
冬鞋 匹茲堡不需要特別的雪鞋。在台灣北部冬季雨天能穿出門,不會覺得滑或冷的鞋子應該都沒問題。純「布」鞋因為比較透風也比較容易濕,相對不適合在冬天穿。
台灣跟美國電壓跟插頭都相容,幾乎所有牆上的插座都是三孔式。如果比較早(七月中之前)到匹茲堡,通常會有很多二手家具可以選,例如廚房用品。
推薦項目:
線材:電腦電源線、網路線、電話線、cable 接頭等等美國很貴,可能是台灣 5~10 倍價錢。
延長線:可攜帶有獨立開關的延長線。基於安全性,美國只販售有總開關的延長線。
檯燈:台灣的檯燈花樣繁多,美國選擇相對少。
洗衣袋:美國販售的洗衣袋材質粗糙、洞也很大。
髮帶:體積小方便攜帶,美國昂貴品質一般。
袖珍包衛生紙、抽取式衛生紙
不推薦項目:
大同電鍋、電熱水瓶:雖然台灣選擇較多,但在美國不難買到也有機會買到二手。
洗衣板、洗衣刷:雖然不好找,但這裡大部分公寓都有公用投幣式洗衣機、烘衣機。
鍋碗瓢盆、枕頭床單
文具:美國文具選擇少又貴又品質不好,可以從台灣多帶些。如原子筆、自動筆(芯)、修正帶、筆記本、L 透明夾
教科書:新書只要台灣有代理,美國版的教科書、工具書相對於台灣昂貴不少 1,2。如果不習慣看電子書的人,也相信這些書會用到的人可以考慮帶來。書籍若太過笨重可考慮從台灣寄。
電子產品是否須要到美國購買,依據個人需求。下列陳述市場情形。
筆電:Dell、MacBook 的筆電美國比較便宜。
手機:iPhone 價差不大、Google Pixel 美國便宜許多。台灣版的手機頻帶不一定支援美國電信。
滑鼠:美國的滑鼠選擇相對少。如果要微軟跟羅技的幾個主力型號倒是不難買。
台灣SIM卡:剛開始到美國可能仍需要簡訊認證,但只有綁約的台灣 SIM卡才可收在美國到簡訊。如果已轉成預付卡,須把 SIM 由台灣家人代收簡訊。
美國SIM卡:可以從台灣網購具有門號美國 SIM卡,下飛機即可使用以及去銀行開戶。有時首購價便宜,續費費率仍具有競爭力。未來如果想要更換電信,除了直接重辦外,可以跟該運營商索取電話號碼的 Account Number 和 Pin Number,交由下家運營商轉網。
YouTube、Netflix 這類串流影音通常實施分區定價,也就是台灣訂閱會比美國訂閱價格便宜些。
可以先在台灣訂閱並找人組建家庭群組。
請根據學校/系所的要求完成疫苗施打或提供預防接種證明。其他健康檢查則未強制。
COVID-19
Effective August 1, 2023, the COVID-19 vaccine will be strongly recommended, but no longer required for students (new Fall 2023 students are not required to submit COVID-19 immunization records)
強制項目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需 2 劑或證明有抗體
Varicella (Chickenpox) 需 2 劑或證明有抗體
Meningococcal 需 1 劑(住學校宿舍強制施打,研究生沒宿舍不強制)
Tuberculosis Screening Form 肺結核檢查(非疫苗)
建議項目
Hepatitis A
Hepatitis B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2 or HPV4)
Polio
Tetanus, Diphtheria, and Pertussis (Tdap)
intoCOVID-19
Effective December 6, 2021, new students must submit proof of vaccination or have received an exemption to enroll in courses. Vaccination records must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order for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to validate.
強制項目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需 2 劑或證明有抗體
Varicella (Chickenpox) 需 2 劑或證明有抗體
Meningococcal 需 1 劑(住學校宿舍強制施打,研究生沒宿舍不強制)
建議項目
Meningococcal MenB Vaccine
Hepatitis A Vaccine (HepA)
Hepatitis B Vaccine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Polio
Tetanus, Diphtheria, Pertussis
透過以下三種管道查詢預防接種紀錄:
所有醫療院所均可查詢。
以健保 IC 卡登入中央健康保險署建置的健康存摺系統查詢。
持身份證明文件及健保卡,就近至所在地衛生所各地衛生所(台北市為健康服務中心)申請預防接種證明。
民國 85 年後出生的民眾接種資料保存較為完整,如果發現有遺漏,可以持「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俗稱黃卡)以及中小學健康紀錄表的補登接種紀錄。
由於對美國醫療環境陌生,大多數人會選擇在台灣施打。施打注意事項如下:
依據施打紀錄確定哪些疫苗需要補打。
與醫師討論哪些疫苗需要施打或是以抽驗血的方式證明抗體,並請醫生協助完成學校要求的文件與證書。
注意有些疫苗需要隔 1 個月以上才能再打第二劑,需要提前準備。2
施打後,由醫院開立施打證明(中文即可)並提供給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開立「預防接種證明」(圖 1a)。驗血證明抗體則需要請醫院開立英文證明(圖 1b)。
肺結核檢查須掛胸腔科,通常照 X 光證明無異樣就可以,請醫院開英文證明(圖 1c)。
註 1:在服兵役期間,持軍證可免除軍醫院(例如三軍總醫院)的掛號費(旅遊醫學門診除外)。
註 2:美國的學生醫療保險通常涵蓋免費疫苗施打,如果疫苗來不及施打第二劑或非強制疫苗,可以考慮到美國後再施打。
圖 1 醫療證明範例(a)預防接種證明、(b)抗體證明、(c)X 光證明
即使學校有提供保險,大多是從 8~9 月開始生效。因此,在美國會有沒有醫療保險的空窗期。因此,離開台灣前,可以先選購短期的旅遊平安險或留學險(均須在出國前購買)。由於美國的醫療費昂貴,所以記得買醫療給付較高類型的保險。
在安排面談之前,請先參考的說明了解您是否符合投件服務(免親自面談)。
若您認為您需要面談,在您繳費收據被確認生效後,您即可預約面談時間。更多有關付費選項及收據確認生效所需時間,按。請將您的預約確認單列印出來。請確定列印出來的條碼是清晰的。凡是不完整、不正確、或不清楚的條碼都無法受理,並且將導致您的預約被取消。
您可以。若您的簽證申請獲准,您的護照及簽證將透過快遞遞送給您。您可以使用您的或查詢您的護照遞送進度。 簽證通過約一周內可以由快遞收到護照。如果家附近有 AIT 指定快遞理貨中心(順豐快遞),可 以考慮在理貨中心領護照,便宜、較快領取、領取時間彈性。除非當場拒簽,只要通過或行政審 查,護照皆會被 AIT 暫時保管。如果面臨行政審查,則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的等待時間。 因此保險起見,面簽後的一個月內不要規劃出國,以免護照被收走期間無法出國。
參照 頁會有相關資訊,不同時間規定會有所差異。
疫苗、驗抗體掛號家醫科 1 或旅遊醫學門診,部分疫苗施打限定自費的旅遊醫學門診。1
進入學校個人健康資訊系統,在 Health Service 網頁上會有連結。以 CMU 為例,進入學校 站,在 Immunization 的分頁中可以填寫資料並上傳證明。
(a)
(b)
(c)